專業發展資源推薦

這個頁面,我想列出我推薦的一些學術專業化的資源,給有需要或有興趣理解學術工作之身心平衡(包括前台與後台)的中文讀者們。

North American Taiwan Studies Association (NATSA) 北美台灣研究學會

    • Website

    • 匯聚了在同一年代留學北美的、且研究台灣或者有台灣背景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生與年輕學者,認識此組織最好的方式就是投稿每年夏天的年會,通常截止日期會在冬天。也可以在網站註冊 newsletter 鎖定台灣研究此領域的大小消息。

    • Podcast Season 2: 北美研究生轉運站 特別探討學術界身心健康平衡的重要性,大推。


National Center for Faculty Development & Diversity (NCFDD)

    • Website

    • 這個組織主要是提供北美人文社會學科的新進教職員參考,但我認為裡面的資源跟策略大多都適用博士生。

    • 優點是適合在博士班進入博士論文寫作階段的人以及年輕教員參考,每年也有不少的webinar可以看。在考慮是否要在學術界求職的人社博士生可以從中學到很多學術界的生存心法,也對自己的完美主義與拖延症會有更深的認識與更佳解決方案。

    • 缺點是會員制,需要有學校機構的購買才能夠免費註冊會員。


A Field Guide to Grad School: Uncovering the Hidden Curriculum

    • 這本書是社會學家 Jessica Calarco 為了幫助北美人社博班生所寫的書,裡面有很多實用的博士生日常生活守則。因為我和作者是同一個學科,所以裡面的規則我都很希望如果自己在博一就把這本書都看完就好了。

    • 跟比較早出版的 The Professor Is In 比起來,我是比較喜歡 Field Guide 這本書,最主要的原因是:1) 這本書口氣比較溫柔; 2) 有告訴我們怎樣做是對的,而不是像 The Professor Is In 大部分都在講絕對不能怎麼做;3) 因為比較新,所以裡面的很多資源介紹都是現在(2023年)還可以使用的。The Professor Is In 裡面有些提過的網站已經荒廢,大概是因為科技平台的變化太快了。 4) 比例上來說講比較多博班生的事,所以相對job market的篇章較短,適合準備開始寫博論但還沒要想求職的博士生。(至於已經上 job market 的博士生,還是必須要看 The Professor Is In ...)

    • Amazon link

    • YouTube video


Jessica Calarco's Personal Website

  • 續前項,Field Guide 的作者很佛心地在她的個人網站上提供了超實用的資源。我現在在寫的這個頁面也是受她啟發。

  • 其中我最常用的是她寫的 Article Writing 101(給質化研究者),自從發現了這個 outline 之後我在開始時、以及寫到不知所云時,都會回歸這個大綱檢視自己的論理。


Writing Your Journal Article in Twelve Weeks

    • 這本工具書的目的是手把手教學:該如何成功出版美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論文?我個人是覺得12週是只適合完全沒有其他寫作義務在手上的人、或是高度自律的人,目前我還在摸索如何跟上進度中,特別適合有學術朋友願意一起組一對一讀書會互相討論書中練習的人。如果身邊剛好沒有親近的朋友與自己位於同一寫作階段,可能會比較難自律完成這本書。但這本書最大的好處是理解到很多不知道從何開始的出版界隱藏規則,包括如何選定期刊?最常被拒的原因是什麼?等等博班期間幾乎沒人會教清楚的事情。

    • 目前感受到的缺點應該是裡面的追蹤時間表格不太好用,但我想應該每個人都有每個人適合的方式,關鍵精神是要記錄自己花在這本書以及寫作上的時間。

    • Book link


以上資源不定期新增中,歡迎提供靈感。我總是認為有學界好朋友一起做以上的練習是絕對1+1>2的,不過過程中也要相互體諒與配合彼此的步調,如果剛好真的有朋友願意用大家都舒適的方式彈性嘗試、討論、參與使用以上的資源,會是很幸運的事。